老干妈创始人陶华碧,出生在贵州省湄潭县一个偏僻的山村。由于家里贫穷,陶华碧从小到大没读过一天书,所以也不认识一个字,“陶华碧”这3个字还是办厂后为了签字学的。20岁那年,陶华碧嫁给了贵州地质队的一名普查员,但没过几年,丈夫就病逝了。为了生计,也为了养活两个孩子,陶华碧打过工、也开过小饭馆。
目不识丁的她,是如何白手起家、一步步建立起傲视天下的老干妈辣酱帝国的呢?
连腾讯都告不到的辣酱帝国老干妈,全靠一位目不识丁的老太太
陶碧华肖像
一、吃得了苦
在丈夫去世后,没有收入的“老干妈”为了维持生计,开始晚上做一种廉价凉粉,白天用背篼背到龙洞堡的几所学校里卖。
由于交通不便,做凉粉的原材料当时最近也要到5公里以外的油榨街才能买到。每次需要采购原材料时,她就背着背篼,赶最早的一班车到油榨街去买。由于那时车少人多,背篼又占地方,驾驶员经常不让她上车,于是她大多数时候只好步行到油榨街,买完材料后,再背着七八十斤重的东西步行回龙洞堡。
连腾讯都告不到的辣酱帝国老干妈,全靠一位目不识丁的老太太
背着背篓里几十斤的东西,走上来回10公里,啥感受?
1996年8月,陶华碧借用南明区云关村村委会的两间房子,办起了辣椒酱加工厂,牌子就叫“老干妈”。刚刚成立时,只有40名员工,都是简陋手工作坊、没有生产线,全部工艺都采用最原始的手工操作。“老干妈”员工回忆说,当时捣麻椒、切辣椒是谁也不愿意做的苦差事。手工操作中溅起的飞沫会把眼睛辣得不停地流泪。陶华碧就自己动手,她一手握一把菜刀,两把刀抡起来上下翻飞,嘴里还不停地说:
“我把辣椒当成苹果切,就一点也不辣眼睛了,年轻娃娃吃点苦怕啥。”
在老板的带头下,员工们也纷纷拿起了菜刀“切苹果”。而陶华碧身先士卒的代价是肩膀患上了严重的肩周炎,10个手指的指甲因长期搅拌麻辣酱现在全部钙化。